瑯琊新聞網訊 元宵節將至,燈籠緊俏,繡花鼓燈更是搶手。繡花鼓燈制作者——臨沂市傳統燈籠代表性傳承人蘇國友忙得不亦樂乎。走進蘇國友的工作室,絲線、繡布、流蘇以及各式刻刀擺放在案臺上。案臺旁,蘇國友彎腰伏案,一手抻著繡布,一手涂抹膠水,動作嫻熟,膠水一點點洇過竹條,不一會一個玲瓏的繡花鼓燈就成型了。
與室外的繁華相比,蘇國友靜守一屋。“我就喜歡這個,它承載著一份守候、期盼和祝福。”1988年出生的蘇國友坦言,幼時最熟悉的玩伴就是爺爺送他的傳統紅燈籠。
據蘇國友介紹,他祖上曾開過燈籠鋪,手藝精湛、樣式繁多。從記事起,他就總愛看爺爺做燈籠,折高粱稈扎制花燈骨架,漿糊固定,再調配色彩、著色封釉,加上裝飾。小小年紀的他,將這套繁瑣復雜的工序熟稔于心,耳濡目染之下,繼承了傳統燈籠制作的手藝,如今已成長為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。
非遺傳承的“變”與“不能變”是個重要課題。如何才能讓傳統燈籠技藝傳承下來,且不斷滿足群眾對手工藝品的審美需求?
“能變的是外觀,不能變的是傳統文化的根。”蘇國友偶然在漢服文化中找到了靈感,“燈籠本就有吉祥美好的寓意,能不能把繡花元素‘搬’到燈籠上?”
深入思考后,蘇國友結合流行元素、傳統紋樣,設計出各種喜慶圖案,繡出鼓面。同時,改造傳統燈籠易變形的弧形表面,用做過防腐處理的竹條做框架,把燈籠改造成了“鼓”型。他給自己的這個創新取了個樸素的名字——繡花鼓燈。
繡花鼓燈既保留了傳統工藝又符合現代審美,裝飾、照明功能俱全,古色古香、清雅自然,2020年,成功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。
近些年,伴隨著國風文化蓬勃發展,全國各地的旅游景區向蘇國友拋來了“橄欖枝”,制作精美的繡花鼓燈借勢銷往各大旅游景點、文創館。蘇國友和他的燈籠聲名鵲起。
蘇國友經常參加西塘漢服文化周等弘揚傳統文化技藝的活動。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韻味而陶醉,文化自信愈發強烈,也逐漸明白了弘揚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自己要做好,還要帶動更多人一起做。他成了一名國學六藝講師,經常舉辦“傳統文化面對面”線下手工體驗活動,推廣傳統燈籠的制作工藝。
現在,蘇國友的花燈課已經走進了學校、社區,很多學生對制作花燈產生了濃厚興趣。蘇國友順勢又將繡花鼓燈制作課“搬”到了線上。“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,讓大家更加熱愛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。”羅莊街道居民潘玉芬說。
繡花鼓燈廣受市場追捧,也引來商家的競相模仿、批量生產。“只有持續不斷地創新,才能使非遺彰顯強大的生命力。”蘇國友說,要對傳統文化多一些敬畏之心,潛心投入,用心打磨,精益求精,才能能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。
臨報融媒記者 曹鵬飛 通訊員 董青